美雲(yun) 智數總經理金江表示,隻有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不斷向深層次演進、傳(chuan) 感器成本能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等關(guan) 鍵技術不斷完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才能在更多行業(ye) 開花結果。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指出要 “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的本質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工業(ye) 互聯網是“新基建”7大領域之一,也是近年國家政策引導和發展的重點。
3月13日,云顶游戏中心官网旗下廣東(dong) 美雲(yun) 智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美雲(yun) 智數)總經理金江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zhuan) 訪,他詳細講述了國內(nei) 工業(ye) 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據了解,美雲(yun) 智數是工業(ye) 互聯網對外輸出載體(ti) 。
在金江看來,“新基建”與(yu) 工業(ye) 互聯網的關(guan) 係是相互促進。一方麵,工業(ye) 互聯網的發展需要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作為(wei) 技術基礎,另一方麵,工業(ye) 互聯網的發展也會(hui) 反過來促進“新基建”發展。金江告訴記者,從(cong) 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情況來看,目前還是以單點智能應用為(wei) 主。“工業(ye) 互聯網很難像消費互聯網一樣出現大家所希望的‘爆發’,如果說會(hui) 出現局部小規模爆發,預計應該是先出現在新型製造領域。”
美雲(yun) 智數總經理金江 圖片來源:企業(ye) 供圖
工業互聯網在B端前景非常大
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新基建”的提速,也讓製造業(ye) 更切身體(ti) 會(hui) 到工業(ye) 互聯網的重要性。
記者了解到,借助網絡協同、遠程服務、供需對接等優(you) 勢,工業(ye) 互聯網在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少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或企業(ye) 紛紛參與(yu) 馳援武漢一線。
3月13日,金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抗疫複工的過程,他深刻感受到工業(ye) 互聯網在B端的前景之大。“通過拉通和透明化整個(ge) 信息流,我們(men) 非常清楚自己訂單緊急情況、原材料情況、工人的情況、模具的情況等,工廠根據這些情況來進行智能排產(chan) ,上遊供應商也可以根據提供的信息來安排他們(men) 的複工複產(chan) 。這對我們(men) 供應商來說,特別是數字化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ye) ,是非常有幫助的。”
工業(ye) 互聯網一直被認為(wei) 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工業(ye) 智能化的支撐。從(cong) 國家層麵來看,“工業(ye) 互聯網”首次被提出是2012年,2019年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進入2020年,“新基建”的提速使得工業(ye) 互聯網再搭上“快車”。
金江告訴記者,廣泛定義(yi) 下的“新基建”,主要包括新一輪的網絡建設(如5G、IPv6、北鬥等)、數據信息的相關(guan) 服務(如大數據中心,雲(yun) 計算中心等),以及信息和網絡的安全保障等方麵。“新基建”給工業(ye) 互聯網帶來重大機遇。“新基建”的發展將帶來通訊、計算機和電子等相關(guan) 行業(ye) 市場需求,這些新型基礎設備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加快建設這些設施,有助於(yu) 推動工業(ye) 互聯網發展。
金江表示,工業(ye) 互聯網經過數年實踐,目前正進入新階段。隨著工業(ye) 互聯網需求增長,新基建的發展也將得到促進。
今年2月25日,工信部發布了2019年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名單,81個(ge) 項目上榜。其中,洗滌工廠內(nei) 網改造作為(wei) “5G+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出現在榜單。
記者了解到,云顶游戏中心官网從(cong) 2017年開始建設工業(ye) 互聯網,2018年10月,正式對外發布全新工業(ye) 互聯網平台Midea M.IoT。目前,云顶游戏中心官网不僅(jin) 已經將工業(ye) 互聯網滲透應用到旗下三十餘(yu) 家工廠和基地,還通過美雲(yun) 智數對外輸出工業(ye) 互聯網經驗,賦能大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
據了解,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是基於(yu) 打通研發端、生產(chan) 設備端、供應鏈端、業(ye) 務端、物流端和用戶端的全價(jia) 值鏈構建。而美雲(yun) 智數自2017年運營以來,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已累計服務超200家大中型企業(ye) ,覆蓋汽車、家電、電子設備等40多個(ge) 領域。去年9月,美雲(yun) 智數還聯合數家企業(ye) 共同設立廣東(dong) 粵雲(yun) 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廣東(dong) 省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基地建設任務,助推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
或先在新型製造領域小規模爆發
“我們(men) 針對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也製定了一係列的推廣計劃,基於(yu) 不同的工廠場景進行了工業(ye) 互聯網的滲透工作,目前各工廠已經基本全覆蓋,具體(ti) 環節均有不同深度的落地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嚐到了甜頭。”金江說。
2019年以來,工業(ye) 互聯網進入落地階段。金江表示,從(cong) 目前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情況來看,平台應用還處於(yu) 初級階段。“還是以‘設備物聯+分析’或‘業(ye) 務係統互聯+分析’的簡單場景優(you) 化、單點智能應用為(wei) 主。”
他解釋稱,中國企業(ye) 信息化和自動化基礎整體(ti) 上依然非常薄弱,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多個(ge) 發展階段並存。麵對如此複雜的局麵,工業(ye) 互聯網距離全麵落地和發揮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大多數企業(ye) 而言,當前重點還是工業(ye) 軟件的應用和拉通為(wei) 主”。
在金江看來,工業(ye) 互聯網更強調個(ge) 性化,與(yu) 此同時,大型企業(ye) 往往有著龐雜的內(nei) 外部體(ti) 係與(yu) 繁複的工業(ye) 場景,人才、連接效率、安全性等問題,這些都對其落地應用工業(ye) 互聯網存在阻礙。中小企業(ye) 則可能因為(wei) 顧及“上雲(yun) ”費用以及設備、人才等投入,對工業(ye) 互聯網望而卻步。“工業(ye) 互聯網很難像消費互聯網一樣出現大家所希望的‘爆發’。如果說中國工業(ye) 互聯網會(hui) 出現局部的小規模爆發,預計應該是先出現在新型製造領域,即麵向新的用戶需求、使用新的組織模式、生產(chan) 新的商品、形成新的商業(ye) 模式的製造領域。”
金江告訴記者,隻有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不斷向深層次演進、傳(chuan) 感器成本能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等關(guan) 鍵技術不斷完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才能在更多行業(ye) 開花結果。
參考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https://m.nbd.com.cn/articles/2020-03-16/141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