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工業(ye) 實踐:一場智慧建築的革命悄然開啟

發布時間: 2022/07/06

 

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0年9月宣布中國“雙碳”目標以來,各行業(ye) 各地區落實“雙碳”目標逐漸進入實操階段,工業(ye) 園區也是如此。

 

這背後的原因是:占據全國31%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業(ye) 園區是控碳和降碳中難啃的硬骨頭,低碳轉型迫在眉睫。

 

當然,打造零碳工業(ye) 不止是出於(yu) 降碳壓力,也是經濟轉型上的訴求。其不僅(jin) 直接帶動裝備智造的技術革新,更提供了綠色新工業(ye) 產(chan) 值。在零碳工廠內(nei) 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對外出口,可繞開碳關(guan) 稅,而且還會(hui) 因減碳而降低成本。

 

博世、鬆下、寧德時代、遠景等領先企業(ye) ,都在順勢而為(wei) ,進行工廠碳中和的實踐。作為(wei) 中國首家承諾至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大型工業(ye) 企業(ye) ,也於(yu) 日前發布了“綠色戰略”,圍繞“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製造、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服務”六大支柱打造全流程綠色產(chan) 業(ye) 鏈。而位於(yu) 總部佛山順德區北滘鎮的多聯機生產(chan) 基地——西區工業(ye) 園,是數字化轉型後,在樓宇科技領域又一重要實踐。

 

深度挖掘工業(ye) 園區低碳潛力

 

關(guan) 於(yu) “零碳工業(ye) 園區”,目前並沒有嚴(yan) 格的官方定義(yi) 。通俗來講,可以理解為(wei) 工廠通過使用綠色能源等技術創新、以及碳稅、碳匯等機製創新,使得生產(chan) 區域向外界環境的綜合碳排放為(wei) 零。

 

盡管理念先進、效益可觀,但一座零碳工業(ye) 園區也不是想建就建。如何實現真正意義(yi) 上的零碳,多個(ge) 企業(ye) 基於(yu) 自身優(you) 勢,均提出自身的“解決(jue) 方案”,零碳園區呈現“千宇千麵”。但整體(ti) 而言,在“園區”建設到運營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有零碳或者低碳的能源供應係統,有儲(chu) 能係統的支撐,更要有智慧數字化技術的管理體(ti) 係。

 

基於(yu) 自身在暖通、數字化、智控和製造方麵的先進技術基礎,去年,云顶游戏中心官网旗下的樓宇科技,以iBUILDING數字化平台為(wei) 核心,聚焦建築樓宇信息流、能源流、交通流、體(ti) 驗流,顛覆性的打造“LIFE數智建築”解決(jue) 方案,把場景體(ti) 驗、服務體(ti) 驗、能效管理、健康環境、安全保障等與(yu) 建築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服務相互融合,並衍生出“LIFE低碳解決(jue) 方案”、“LIFE數智軌交解決(jue) 方案”“LIFE數智園區解決(jue) 方案”“LIFE智慧醫院解決(jue) 方案”。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1ea5ee0ej00ravuki001xc000jg00aq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基於(yu) 大數據、AI、5G、物聯網等技術,樓宇科技iBUILDING,在工業(ye) 園區空間內(nei) ,打造端到端,無邊界的鏈接

 

其中,“LIFE低碳解決(jue) 方案”,在建築低碳化領域,可以從(cong) 四個(ge) 方向進行賦能:一是應用生產(chan) 的暖通空調、數智電梯產(chan) 品,提升綜合設備提效;二是運用樓宇自控、智慧照明、智慧運營IOC等技術實現了綜合係統提效;三是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高效儲(chu) 能等新能源路徑完成了能源提效;四是以靈動辦公、無界會(hui) 議和智慧通行為(wei) 抓手打造了智慧辦公。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5ab6c0c2j00ravuki001oc000jg00by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在工業(ye) 園西區開展的LIFE數智低碳解決(jue) 方案應用

從(cong) 能源生產(chan) 側(ce) 到能源消費側(ce) ,雙管齊下,在佛山西區工業(ye) 園,以園區建築為(wei) 主要目標,打造了一個(ge) 優(you) 秀的“LIFE數智低碳解決(jue) 方案”案例。

 

據項目低碳總設計師,樓宇科技研究院數字化架構負責人王坐中介紹:“這是LIFE低碳解決(jue) 方案的典型應用。一方麵自有辦公樓宇屋頂分布式光伏+儲(chu) 能一體(ti) 化項目。其中,光伏發電抵消近35%的能源消耗,在光伏存在晝夜波動性的當下,儲(chu) 能的應用解決(jue) 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碎片化和波動性,讓不管太陽見與(yu) 不見,電就在那裏。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d84ab266j00ravukj0036c000jg00av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園區的分布式光伏+儲(chu) 能+暖通一體(ti) 化,已在多個(ge) 創新園區開展落地應用

 

此外,依托樓宇科技自身在暖通空調、電梯、能源裝備研發製造和智慧物聯網領域的領軍(jun) 優(you) 勢,LIFE低碳解決(jue) 方案從(cong) 端到端,從(cong) 供能側(ce) 到消費側(ce) ,應用了大量節能減碳技術,帶動了自身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

 

樓宇本身的耗電大概占社會(hui) 用電的40%,其中暖通約占樓宇能耗60%,電梯約占樓宇能耗的15%,兩(liang) 大能耗體(ti) 約占樓宇建築能耗的75%。因此,在園區空調耗能最集中的辦公區域,MDV8係列多聯機和數智電梯成為(wei) 了辦公區域能耗管理的兩(liang) 張王牌。其中,MDV8搭載三重自適應調節MOS8.0,通過建築空間特征識別、係統冷媒溫度判斷、室內(nei) 機風量流量自適應三大步驟,達到主動節能。搭載的新型冷媒回收設備,讓冷媒回收率達到99%。再加上一定的電網購電和綠證購買(mai) ,在其辦公區域率先實現了碳達峰的目標。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ba88c44fj00ravuki001yc000jg00am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iBUILDING與(yu) 暖通設備互聯,讓園區MDV8係列多聯機,更好的實現建築空間特征識別、係統冷媒溫度判斷、室內(nei) 機風量流量自適應,達到主動節能

 

據王坐中介紹:“分布式光儲(chu) 一體(ti) 化、多聯機、物聯網形成的新型電力係統,從(cong) 能源生產(chan) 側(ce) 到能源消費側(ce) ,打通了能源流,形成了一個(ge) 閉環。將成為(wei) 一個(ge) 綠色、穩定、可靠的能源係統,作為(wei) 樓宇智慧集成解決(jue) 方案的服務商,相信,新基建的大趨勢,疊加雙碳的目標,將為(wei) 零碳園區帶來構建新工業(ye) 體(ti) 係的重大機遇。”

 

打造智慧樓宇新生態

 

新能源和暖通設備是解決(jue) 方案的硬件基礎,但如何能夠有效地整合價(jia) 值鏈,有效地根據客戶的特點進行定製化設計,這就需要軟件平台的協助,更好地實現智慧化適配與(yu) 管理。

 

2021年,在樓宇科技發布的《賦宇新生:2022中國樓宇自控白皮書(shu) 》(下稱白皮書(shu) )中指出,中國建築行業(ye) 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存在嚴(yan) 重的設備老化、係統能耗高的問題。在國家大力推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必然會(hui) 催生對樓宇數字化的更高標準和要求。

 

縱觀整個(ge) 西區工廠,在樓宇智慧化管理方麵,運用了樓宇科技最新開發的數字化平台iBUILDING,這也是成立樓宇科技研究院後,基於(yu) 大數據、AI、5G、物聯網等技術,自主研發的數字化綜合管控平台,在園區空間內(nei) ,打造端到端,無邊界的鏈接。

 

iBUILDING的應用,還可以解決(jue) 新能源車與(yu) 充電樁的管理的難題。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2021年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261.7萬(wan) 台,但受製於(yu) 物業(ye) 管理水平的參差不齊,“找樁難”的問題依舊存在。iBUILDING可實現道閘、新能源車位、新能源車與(yu) 智慧地鎖之間的信息互通,實現新能源車牌自動識別,自動開閘、關(guan) 閘,地鎖自動為(wei) 新能源車起降。訪客隻需在小程序上提交相應信息即可享受新能源帶來的便利,車主入園後,不僅(jin) 可根據平台的指引實現新能源車的“充電自由”,在手機端也能隨時得知充電狀態與(yu) 數據,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綠色的價(jia) 值。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25b4e77bj00ravuki000zc000jg00ay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iBUILDING數字平台,實現了西區工業(ye) 城建築樓宇的碳管理

 

同時,iBUILDING平台也被應用到辦公、工廠生產(chan) 場景當中。簡單來講就是,把智能訪客、能源應用、無人化生產(chan) 、智慧暖通、智慧辦公、樓宇自控,光伏、照明、樓控等子係統的數據交互接入,實現統一的管理。例如,園區內(nei) 工作的員工也與(yu) 自主開發的“碳積分APP”小程序深度綁定,根據自身的碳管理,兌(dui) 換相應獎勵。訪客來臨(lin) 時,訪客係統和暖通、新風係統相連,可以實現暖通係統根據訪客規模實現負荷調節,新風係統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節風量。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07ce1630j00ravuki000jc0008g00fv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iBUILDING數字平台與(yu) “碳積分”小程序深度綁定,根據園區員工自身碳足跡兌(dui) 換相應獎勵

 

事實上西區工業(ye) 園,隻是錨定“雙碳”智慧化實踐的一個(ge) 縮影。目前,在全球共有5大創新園區,倘若所有樓宇都運用此平台和技術,二氧化碳的減排成果將會(hui) 十分可觀。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5%2F71887317j00ravukj001yc000jg00cr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在iBUILDING訪客係統中,每位訪客在園參觀結束後,可獲得打卡視頻,增強訪問體(ti) 驗

 

也正因為(wei) 零碳帶來的巨大潛在效益,一場以“綠色製造”為(wei) 核心的綠色全球供應鏈的革命,正在內(nei) 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去年,樓宇科技在湖北荊州投建的新生產(chan) 線,從(cong) 建設期就已經開始了LIFE解決(jue) 方案的應用。從(cong) 高效設備設施,到就地控製,到數字雲(yun) ,打造更加綠色的零碳園區。

 

把現有經驗複製到更多的地方,的底氣何在?換句話說,從(cong) 工廠園區走向更多的智慧樓宇,麵對各行各業(ye) 樓宇的“千宇千麵”的挑戰,又將如何應對?

 

在距離佛山千裏之外的上海同濟醫院,也在努力打造著智慧醫院的樣板。預計在2022年下旬進行交付。從(cong) 製造業(ye) 走向醫療行業(ye) ,一個(ge) 是重型工業(ye) ,另一個(ge) 是醫療民生;一個(ge) 更加關(guan) 注生產(chan) 效益效能,另一個(ge) 更要滿足用戶的“生理、心理乃至社會(hui) 的需求。

 

在樓宇科技解決(jue) 方案與(yu) 交付總監楊鵬宇看來,也在賦能中國重點產(chan) 業(ye) 的低碳轉型,攜手各方夥(huo) 伴共創綠色生態,在建築數字化和數字化轉型以及綠色低碳等領域進行全價(jia) 值鏈合作。減碳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孤軍(jun) 奮戰,LIFE解決(jue) 方案遠不限於(yu) 單獨一個(ge) 園區的層麵,目前在建築領域的一係列解決(jue) 方案也在向工業(ye) 園區、軌道交通、商業(ye) 綜合體(ti) 乃至醫院等更多的應用場景展開。

 

“的優(you) 勢是能在數字化、暖通、樓控和能源等多維度協助客戶完成解決(jue) 方案的落地,並在這個(ge) 過程中提供方案升級服務,”樓宇科技研究院院長孟濤表示。的“LIFE流”也在不斷進行迭代升級。2022年是伴隨中國現代化進程並不斷融入中國經濟發展基因的第54年,也是在低碳化、數字化領域的深耕之年,未來,也將在‘智慧建築’領域,持續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達成。